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热点聚焦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媒体称越南侵占中国南海领土最多达29个岛礁
    内蒙古新闻网    12-07-03 10:49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我们的越南“兄弟”

      在中国南海,抓我渔民、侵我岛礁、盗我石油

      6月25日晚,广西北海渔民叶绍明的船从南沙北纬8°、经6个昼夜的航程跋涉,风尘仆仆地回港靠岸。

      众所周知,北纬12°以南至北纬3°25′之间的我国断续国界线及其自然连线范围内的海域及岛礁,均属中国的南沙海域主权范围。那是南海渔民的“祖宗海”。然而,如今的北纬8°却因为越南炮艇的非法驱逐,叶绍明和他的“同事们”的生产效益并不理想。

      越南的挑衅越来越频繁,他有些犹豫,下一航次还要不要再到那一海域去。

      这群在中国南海海疆捕鱼谋生的渔民们怎么也想不通,越南——这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古以来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友邻,这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同志加兄弟”,这个1986年效法中国革新开放的东盟重要成员国,在南海问题上,面对中国的克制与尊重,却总是怒目相向,甚至变本加厉,进而成为搅扰南海平静的最难对付的狠角色。

      6月21日,中国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同一天,越南国会通过《越南海洋法》,该法将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包含在所谓越南“主权”和“管辖”范围内。对此,中方要求越方立即停止并纠正一切错误做法,不做任何危害中越关系和南海和平稳定的事情。

      还是疆土之争,秉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的中国,不得不再次被迫应对越南“旗标金星”的剑拔弩张。

      1974年、1979年、1988年,中越三次军事冲突(一次陆战、两次海战),均以中国胜利告终。

      中国渔民的“恐越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郭芳|广西报道

      在南海这片辽阔、蔚蓝的祖国国土上,中国的渔民们成了国家宣示南海主权的重要力量,也因此在南海主权的争端中承担着直接的风险。

      驱逐·追击·开枪·侵渔

      叶绍明们从未想过自己是非法越境捕捞,“我们从来都是在自己国家的海域内正常生产作业。”

      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官方网站资料显示,中国对南沙海域主权的宣示范围是:北纬12°以南至北纬3°25′之间的我国断续国界线及其自然连线范围内的海域及岛礁。那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也是中国南海渔民的“祖宗海”。

      “但越南人经常出来驱逐我们的渔船,有时候在北纬8°,撒一网下去,越南炮艇就会过来驱赶,紧贴着我们的船拿着枪在喊话,你不走,他们就靠过来用水枪打,有时甚至对天鸣枪。”北海的船老板王永国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的船有时候也会在北纬8°到10°左右作业,但经常招致越南炮艇的驱逐,一两天就出来一次,船只如果多一点,赶得更厉害,根本无法正常作业。

      因来自越南方的驱逐所导致的危险也时有发生。

      2011年,6月9日上午,中国渔船在南沙群岛万安滩海域作业时,遭到越南武装舰船的非法驱赶,并导致其中一艘渔船的渔网与在现场非法作业的越南油气勘探船的电缆缠绕在一起,越方船只不顾中国渔民的生命安全,拖曳中国渔船倒行长达一个多小时。中国渔船主动剪断渔网后,双方才脱离接触。

      王永国说,在南海,这样的驱逐乃至开枪劫持事件时有发生,他们已经是身经百战了,并总结出一套实战经验:任何情况下,走为上计,即便对方开枪,不是迫不得已,不停船。

      “10海里左右,发现他们出来喊话驱赶,我们扔了钢丝缆赶紧走人。”叶绍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有时候是越南的渔政船,有时候是越南边防军的炮艇出来驱赶。“不然,被抓到损失更大。”

      2008年,与叶绍明一起在北纬8°附近作业的两艘中国渔船被越南方抓扣,罚了10多万元人民币。

      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18日上午,5艘中国渔船在南海北纬11°22′、东经110°45′附近海域作业,该海域在中国传统疆域线之内约50海里处,却招致3艘越南炮艇追击。渔船在与炮艇周旋了近20个小时后,获得刚完成黄岩岛护渔任务的“中国渔政310”救助,渔政船成功逼退了越方的炮艇。

      在专家和渔民看来,越方炮艇此举的意图是要抓扣这些中国渔船。

      与越南的态度相反,中国的渔船对越南的渔船一直以来都是善意且友好的。“越南的渔船常常会靠近我们的船,向我们要些烟、酒、油、米什么的,给他就走开了。”叶绍明说, “看着他们这些又小又落后的船在风高浪大的海面上漂也有些可怜的。”但正是这些“又小又落后”的越南渔船时常越境过来在中国境内捕捞,又让叶绍明感到十分气愤。

      打人·扣船·敛财·伤鱼

      海南岛以西、南海西北部的半封闭大海湾叫北部湾,在北部湾传统渔场作业的陈家华正在四处筹钱造新船,进行设备升级,为转赴南沙作业做准备。他目前正在使用的木船太小、太旧,去不了南沙。

      “下南沙去是一个趋势。”陈家华说,“近海资源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大家心中有数。”尽管南沙的风险很大,但收益也比近海大,他认为仍然值得一搏。“南海作业的效益始终比近海的高,南沙作业有专项补贴,加上柴油补贴,还可以冒一下险。”

      北部湾传统渔场虽然相比南沙作业的风险要小些,但也并非风平浪静。陈家华在北部湾传统渔场已经被越南方抓扣过两次。

      最近的一次是2001年的一个晚上,越南的边防军开炮艇出来抓船,在北部湾海域越境非法拦截了北海的一艘渔船。“其中一名士兵跳上了那艘渔船,强迫其开往越南,船长不干,把灯一关,开大马力将船开回了北海,连同那位越南兵也带了回来。”

      此时,陈家华正开着自己的船满载而归,船到半路,正好遇上拼命追赶、四处搜寻那艘北海渔船的越南炮艇。

      越南炮艇强令陈家华将船停下,陈不肯停,示意舵手:继续往前开,不要让越南兵靠近。“但继续往前开了一段之后,船被渔网绊住了,被迫停了下来,越南兵全上船了。”陈家华被越南兵用枪顶着脑袋将船开往越南方向。“他们像疯了一样,抓了4艘中国渔船进行报复。”

      陈家华他们被强迫签字承认越境。“但事实上,根本没有越境。我明明在这个海区作业,但他一定要逼你承认是在另一个越境的海区作业。你不承认,就打你。”他被没收了所有的鱼获,还被罚款数万元,船被扣押了一个月,那一次,损失了20多万元人民币。

      “被枪顶着脑袋有什么可怕?以前已经被抓过一次了。”陈家华第一次被抓是在1991年,依然是在北部湾渔场,同样是越南炮艇。“那一次,三四艘越南炮艇出来抓,根本跑不掉,抓了差不多10艘中国渔船。”

      不同的是,那时候的中国渔船还是集体的船。陈家华是其中一艘船的副船长,被关押在那里,等着船长回去筹钱赎船和赎人。“原来说好的是一个月时间,但很快一个月过去,两个月过去了,三个月也过去了,人还是没有来,我们以为回不去了,死定了,有的人哭了。”

      其实,船长们已经筹好了钱,但在那个年代,这些船长找不到回越南的路。

      陈家华他们被限制在船上,每天吃了睡,睡了吃,顿顿米饭加空心菜。看守的越南兵还经常对他们呼喝,看谁不顺眼就打谁。

      钱最终还是没有送到,越南方扣下了船,把他们放回去了。

      打人、扣船、罚钱、敛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部湾海域,越南方面针对中国渔船像这样的侵渔事件时有发生。“每到八九月份,鱼讯最好的时候,那些越南的边防军、渔政船就在那个季节等着去抓船。我们的渔船因此时常被抓。”陈家华说,“有时候是被官抓,有时候是被匪抓。但官也像匪,越南渔政船动不动就上我们的船罚钱。不给,就将你连人带船拉回去。”

      通常情况下,越南人希望私下解决,“目的比较明确,就是要钱”。“现在如果被抓一次,至少超过30万才能解决问题。”陈家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2000年末,《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签署,北部湾海域完全自由的捕鱼时代宣告结束,转而进入按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国际惯例进行管理的时代。

      2004年6月,协定正式生效,中国渔民已经不再到边境作业,“反而是越南人越境过来我们这边作业多。越南人采用最伤环境的炸鱼或电网作业,他们那边的海资源快绝种了,没什么捕捞的了。”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春香 ]
    相关新闻
      ·越南为何频频在南海问题上“秀肌肉”?
      ·越南选美王后组织卖淫 每天最高获8千美元
      ·美“重返亚太”拉拢昔日敌手越南 首站选金兰湾
      ·越南等五国争相开采南海油气获得巨大利益
      ·越共总书记挂帅反腐 媒体称腐败已成越南国难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希拉里出访国家满百成历史上出访最多国务卿
    外媒:朝鲜遭遇“60年不遇”大旱灾 2万人饿死
    朝鲜半岛遭遇百年不遇大旱 朝韩全民动员抗旱
    父亲玩过山车吓得闭眼吐舌女儿兴奋张嘴笑(图)
    稀有兰花似“孙悟空”长于海拔2000米森林(图)
    内贾德在巴西参会屡遭怠慢 引伊朗官员不满
    石原称愿赠中国大熊猫取名“尖尖”和“阁阁”
    叙利亚总统拒绝外国解决方案 称将歼灭恐怖分子
    尴尬标志卡梅伦撑破伞为昂山挡风雨
    挺过共和党医改“狙击”奥巴马尚难高枕无忧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武川县18岁消防战士程骜洪水中救人牺牲
    内蒙古乌兰察布山洪灾害善后工作正在进行
    呼和浩特一伙人明目张胆持砍刀打砸停车场
    内蒙古自治区选举产生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
    我真没钱,判我坐牢都行!
    罕见大雨引发山洪 乌兰察布市两县城受损严重
    抢劫强奸独居女性10余起 嫌疑人宋某终落网
    赤峰元宝山区破获强迫未成年少女卖淫案
    胡春华巴特尔与盛光祖等座谈 共商内蒙古铁路建...
    专题: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
    新闻专题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专题: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
    一见“粽”情——2012年端午节专题
    【专题】聚焦2012年高考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