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30日发表时评文章《印度国大党如何自救?》,主要内容如下:
数月前流传的一个笑话是,金砖国家“BRICS”中的“I”代表印度尼西亚。最近发生的事件为这句俏皮话增加了几分可信性。印度经济现在的增长率更接近6%、而不是8%,通胀率则超过10%。
卢比兑美元汇率处于历史最低点。印度政府放弃了长期以来承诺的改革,比如开放零售业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商品服务税。
印度经济日趋放缓且步履维艰,这种状况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经济减速的背后是政治堕落的加剧。印度最伟大的政党正在逐渐衰落。创建于1885年的印度国民大会党(Indian National Congress)曾领导了一场反对殖民统治的群众运动,并且取得了成功。
在印度独立后,国大党为印度制定了民主和世俗的宪法,培育了工业和科技基础,更重要的是,让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实现了统一。
目前,国大党是印度的执政党。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国大党仅有13年不是执政党。但这届政府缺乏活力和目标,即便是最弱的少数派政府也不像它这样无望和漠然。
漠然与国大党主要领导人状况不佳有关。去年,国大党主席索妮娅•甘地(Sonia Gandhi)因某种没有对外说明的疾病前往国外治疗数周。自回国以来,她已很少公开露面。
国大党总书记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据推测是最有可能的接班人。拉胡尔在印度最大邦北方邦(Uttar Pradesh)领导的竞选遭遇耻辱失败,他为此耿耿于怀。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不仅身体状况明显不佳,在政治上也明显处于不利地位。有心脏病史、再过4个月就年满80岁的辛格,面临着主持一个受一系列腐败丑闻所困的政府的额外负担。
国大党在党内和政府内的危机与第一家族的魅力日渐衰落有关。1998年进入政坛时,索妮娅向丈夫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及婆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的殉难表达了敬意,并表示要为国家服务,她因此受到人们的尊敬。但拉胡尔在许多印度人眼里,往好了说是一位心肠不错的人,往坏了说则是一个被宠坏的享有特权的孩子。我们在记录中基本上找不到拉胡尔对经济、治理和外交事务的看法。
城市中产阶级注意到,在身为议员的8年里,拉胡尔没有发表过一场重要演讲。农村地区的选民指出,拉胡尔会定期来拉选票,但他在新德里或海外呆的时间却要长得多。对城市中产阶级而言,拉胡尔缺乏作为一名政治家所需的智慧和境界,而对农村地区的选民来说,他缺乏一名草根领导人所需的奉献精神和热情。
这就是说拉胡尔•甘地既不是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也不是英迪拉•甘地。
尽管状况不佳,但国大党依然是印度唯一的全国性党派,影响力遍及共和国的全部28个邦。国大党为印度带来了自由,而且现在(理论上)依然是超越种姓和宗教分歧的政党。它的“大同主义”应该对目前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具有吸引力,同时该党的福利主义倾向应该会吸引大部分穷人。最近地方选举所表明的国大党对上述两个群体都不具吸引力的事实,很大程度上与该党领导层的质量有关。
印度将在两年内迎来大选。国大党的选举前景似乎很渺茫。由于国大党的主流文化是顺从和逢迎,有才能、有抱负的印度人仍不愿加入该党,甚至不愿投票给他们。
国大党只有采取激进举措才能实现复兴,比如让一个更年轻、更专注的非甘地家族的国大党领导人接替现在能力不佳的印度总理。这么做将向人们传递出一条信息:能力比基因或忠诚更受重视。
现实主义者或玩世不恭者会说我提议的举措过于激进、索尼娅根本不会予以考虑。但这可能是挽救印度历史最悠久的政党、使之免于边缘化和消亡的唯一办法。(作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拉玛昌德拉•古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