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大选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总统选举22日将正式开始投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担负着传统西方政治大国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法国未来政治经济的走向备受瞩目。
此番大选,法国依旧遵从2000年通过全民公决修改的宪法。总统任期为5年,由全民投票直接选举产生,分两轮投票进行。如果第一轮投票中没有人能够得到超过半数的绝对多数选票胜出的话,那么就由在首轮投票中得票率最高的前两名候选人参加第二轮选举,得票率高者当选。
党派众多选出总统或需两轮投票
尽管除了拿破仑时期,法国在历史上并不能算顶级政治军事强国,但其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二战后,法国政治地位巩固,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上众多领域发挥作用。
在欧洲本土,法国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主要依靠农业与第三产业。然而近些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法国也面临经济萎靡的问题。当前,法国工业生产整体呈疲软态势,在全球市场的占有份额已经萎缩至3.6%。法国卷入欧债危机漩涡,迫使政府不得不推行紧缩政策,令不少国民生活拮据。
2007年5月7日,时任法国内政部长、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主席的尼古拉•萨科齐以53%的支持率赢得大选,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六位总统。作为传统右翼的代表,媒体认为萨科齐具有“直言敢干”的强势作风。
然而,在萨科齐担任法国国家总统的五年时间里,政绩难以令人信服。经济低迷与欧债危机使得该国的失业率高达高达9.8%,是1999年以来最高纪录。萨科齐任期内,法国还在政治军事上紧随美国与北约的脚步,甚至在利比亚战争中充当了“先锋军”的角色,加剧了公众的不满情绪。
参加本届总统选举的有包括现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社会党的弗朗索瓦·奥朗德,极右组织“国民阵线”的玛丽娜·勒庞等在内的十位候选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沈孝泉在接收中国网采访时表示,由于法国的党派众多、选票分散,因此每次选举往往是需要经过第二轮投票才能选出总统。从各党派实力和民意基础看,如果不出意外,4月22日第一轮投票中得票率最高的前两名最有可能是萨科齐和奥朗德。
连任前景堪忧萨科齐欲力挽狂澜
当前,法国现任总统萨科奇陷入尴尬境地。民意调查显示,萨科齐的不满意率曾达到68%,是法国历届总统中最不受欢迎的一位。
自上台起,萨科齐就未能将私生活与其政治生活分开。从与前妻塞西莉亚离婚到迎娶布吕尼,从雇60名黑人工人追捧自己到安排幼儿园孩子喊“万岁”,一系列损害个人形象的笑料与丑闻对其竞选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对奥朗德与萨科齐的选择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李超分析认为,萨科齐一直被称为“富人总统”,竞选时提出的提高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开征金融交易税等措施也被指对低收入者和中小企业不利。鉴此,奥朗德的政策因对广大底层民众更为有利而具有强大的诱惑力。
尽管连任前景堪忧,萨科齐仍手握“王牌”。一方面,他政坛经历丰富,法国民众较为熟悉,特别是在法国犹太学校枪击案中的表现得到普遍认可,无疑使得其在安全问题上赢得信任。另一方面,他的强势对手奥朗德从未担任过任何政府职务,毫无执政经验。
日前,萨科齐加大竞选力度,发表了《致法国人民信》,公布32点经济计划,力图提高法国的经济竞争力,改善公共财务状况,重建“强大的法国”。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他直指奥朗德提出的经济政策具有投机性,特别是中断退休制度改革将会导致法国社会混乱。
由于多次民意调查显示奥朗德都占据优势,媒体普遍认为奥朗德取得胜利的可能性较大。对此,萨科齐呼吁“沉默的多数”行动起来,并频频引用法国历史名人语录:“雨果与戴高乐的法国是向前看,向进步看的,这才是你们的法国,要站起来,掌握自己的命运!”
国际力量助选民众最关心经济问题
对于大多数法国民众而言,国民经济仍然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伴随着大选的临近,争取民意已经成为了各方候选人最直接的目标。萨科齐宣称如果赢得连任,将坚持削减公共开支。奥朗德则抨击他在担任总统期间,法国公共债务攀升,贸易逆差加剧,丧失AAA信用评级。
除了各党派的积极分子,不少法国选民对大选持有保留态度。在媒体的调查中,一些华裔法籍选民表示要看投票日当天有没有空才能决定是否投票,绝大部分人尚未确定想要推举的人选,认为距离投票日还有一段时间,自己尚需考虑。
相较于国内选民,各位候选人还不可忽视国际力量。在五年前的选举中,萨科齐私下里得到了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国的支持。当时,欧洲改革研究中心负责人格兰特曾预测,萨科齐有望让法国摆脱“欧洲病人”的尴尬地位,通过改革更加自信的走向世界。这些都为萨科齐最终取得选举的胜利添加了砝码。
今年2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支持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下届总统大选中竞选连任。默克尔说,2009年在她竞选连任期间,萨科齐曾前往德国支持她,她自然也会支持萨科齐。
据外媒报道,默克尔曾一度对萨科齐的夸夸其谈感到反感,还给萨科齐起绰号“唧唧歪歪先生”。但在欧债危机期间,两人联手拯救欧元,成为坚定的合作伙伴,被称为“默克齐”。对此,奥朗德在接收美国《时代》周刊时回应称,法国已沦为德国的追随者,“选我做总统,不仅法国的未来会发生改变,我还会促使整个欧洲发生改变。”
日前,萨科齐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视频通话时,甚至特意邀请电视媒体录制两位总统前几分钟的通话内容。在这段奥巴马为萨科齐竞选连任鼓气的视频中,萨科齐说:“奥巴马先生,你和我,都会赢。”视频招致法国媒体界和反对党的批评,社会党指责萨科齐为了个人利益,打破外交礼仪,“使法国在世界面前蒙羞”,“有损法国在华盛顿乃至全世界的可信度”。
对于国际力量的偏向,法国民众并没有受到过大影响。法国学者分析认为,从领导能力看,法国人可能并不希望缺乏经验的奥朗德赢得大选;但从个人风格而言,法国人又不希望萨科齐连任。
伴随着种种矛盾心理,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今日将拉开帷幕。各党派候选人近几个月来的多方位努力以及萨科齐过去五年的政坛表现,将在法国民众的选择下逐步得出结果。(记者 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