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际频道 > 奇趣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美国妇女时隔3年收养两名女婴发现系亲姐妹
    内蒙古新闻网    12-04-20 10:52    打印本页    来源: 重庆商报

    姐姐克赖顿近照

    妹妹赖利近照

    邦妮抱着14个月大的克赖顿

    2003年,姐姐克赖顿(左)和妹妹赖利在一起。邦妮供图

      时隔3年收养的两名女婴竟是亲姐妹,你相信吗?这样的事就在大洋彼岸发生了:1998年和2001年,美国妇女邦妮分别收养了两名中国女婴,谁料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邦妮竟发现两人相貌竟长得酷似双胞胎。结果DNA鉴定证实,两个女孩果然是亲生姐妹。

      如今,两名女孩已经懂事,她们很想知道自己来自哪里,亲生父母是谁?为了满足两个女儿的愿望,邦妮想为她们寻找亲生父母。据悉,两个女孩的父母可能居住在彭水和黔江一带,知情市民可拨打本报热线966965提供线索,帮助邦妮圆女儿的梦。

      老外3年时间

       从福利院收养两女婴

      昨天,记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远在美国的邦妮。“两个女儿很乖,很活泼,我们都很疼爱她们。”邦妮告诉记者,她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目前是一个部门的主管。她很喜欢中国,经常到中国旅游,交了很多中国朋友。1998年6月,她从北京的收养中心得知,有一个很乖巧的女婴被人遗弃。一直很想收养一个女儿的邦妮于当年8月底从美国赶到了中国。当时这名女婴在湖南省常德市社会福利院,已有14个月大了。

      “我见到这名女婴时,我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她有多么的乖巧,她没有头发,但一双大大的眼睛却可爱极了!”邦妮说,她从常德市社会福利院得知,这名女婴出生时头顶有一个瘤,已在常德一家医院做了切除手术,头顶上留下了一块疤痕。随后,邦妮将这名女婴带回美国,并将她头上的疤痕治好了。常德市社会福利院给这名女婴取名叫常爱杰,邦妮收养后给她取名为克赖顿,“克赖顿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英语。”

      2001年10月,邦妮带着克赖顿再次来到湖南省常德市社会福利院,又收养了一名1岁的健康女婴。这名女婴有乌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邦妮一见了也喜爱极了。她得知这名女婴被送到福利院时才10天。当时福利院给这名女婴取名叫常晓芳,邦妮收养后给她取名叫赖利。

      两女儿长得极像

       DNA鉴定竟是亲姐妹

      渐渐长大的赖利也非常乖巧活泼,她经常在邦妮怀里调皮地推着妈妈鼻梁上的眼镜。不过随着两个孩子慢慢长大,邦妮竟惊讶地发现:两个女儿居然长得很像,都有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眉目之间极其相似。邦妮将两个女儿23个月大照的照片放在一起,看起来就像同一个人。邦妮说,当时她就想:两个女儿如此相像,会不会是亲生姐妹呢?2002年,邦妮将两个女儿带去做了DNA测试,结果发现两个女儿果然是亲生姐妹。

      “这真是一个奇迹,太出乎我们的意料了!”邦妮说,当时她得知这一结果甭提有多高兴了。不过她同时又感到非常气愤:一个母亲竟狠心地先后丢掉了两个亲生女儿。也许这位母亲做梦也想不到,她丢掉的两个女儿竟被同一个养母收养,而且两个女儿还被带到了美国。

      邦妮说,如今,大女儿克赖顿今年即将满15岁了,长得很高,身体很健康。她喜欢跑步,最擅长跳高,还在学校加入了荣誉课程。小女儿赖利今年11岁,很喜欢打网球,现在正在学中提琴。两个女儿都很乖巧、聪明,身体也很健康,喜欢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两个女儿相处得也很友好,很喜欢在美国的生活。

      两女儿想见亲生父母

       她想帮两人圆梦

      “两个女儿很棒,我为她们感到自豪!”邦妮说,现在两个女儿已逐渐懂事,她们很想知道她们来自哪里,亲生父母是谁,家里有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两姐妹很想让亲生父母知道,她们两姐妹如今幸运地生活在一起,而且生活得很好,让亲生父母不要担心。

      “我不会给她们的亲生父母带去麻烦,只想跟他们分享两个孩子成长的照片,让他们知道两个孩子在想念他们。我也很想亲自感谢他们给了我两个可爱的女儿。”邦妮说,最近10年,她带着两个女儿多次来到中国。她带着女儿爬长城,逛北京,到成都看熊猫。两个女儿和她一样,都非常喜欢中国。

      两个孩子的父母在哪里呢?邦妮回忆说,当时她从常德市社会福利院得知,两个女儿都是从重庆彭水或黔江一带送到福利院的。在桂林的一次旅游途中,邦妮与桂林志愿者徐承霖小姐相识后,委托她为自己所收养的中国姐妹寻找亲生父母。

      徐承霖告诉记者,为了给邦妮的两个女儿寻找亲生父母,她曾专门到黔江贴寻人启事寻找过,不过目前还没有音讯。

      猜测

       两个女孩可能来自黔江彭水

      昨天,记者电话联系上了常德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部王姓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1997年到2001年在福利院儿童部的工作人员都调离或退休了,现在的工作人员都是后来才来的。他听说过美国一名叫邦妮的女士曾多次来到该福利院做义工和捐款,同时也收养了该院的两个女婴。

      “要查弃婴的生父母确实很困难。”该工作人员说,如果能够找到弃婴的亲生父母,弃婴也不会被送到福利院。因常德离彭水和黔江彭水一带较近,当时黔江、彭水福利院的设施不是很健全,当地很多弃婴就被送到了常德市社会福利院。邦妮收养的两个女婴有可能也来自彭水和黔江。

      得知邦妮收养的两个女儿是亲生姐妹,该工作人员也很惊讶。他猜测十多年前当时重男轻女的现象相对比较严重,有的农村家庭为了要儿子就将女儿狠心遗弃了。该工作人员已记录下了克赖顿和赖利的信息,准备在福利院进一步查询相关信息。

      链接

       两女儿致信亲生父母感谢给予她们生命

      尊敬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如果我们的到来让你们一家感到突然和意外,并由此给你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我们向你们表示最诚恳的道歉。多年前的某一天,你们将一个刚从母亲身体上呱呱坠地的生命遗弃在某个地方。我们想,那个时候的你们是多么的心痛和无奈。而自那以后,你们也一定在惦记着我们,一定想见到自己的孩子。

      我们姐妹很幸运,先后被同一个好心的美国家庭收养。我们在这里过得很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很想知道自己的身世,我们来自哪里?亲生父母是谁?我们还有其他兄弟姐妹吗?爸爸妈妈,我们很想您们,你们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梦中。我们不怪你们,感谢你们给予我们生命!

      克赖顿和赖利

      本版稿件由记者万丽萍采写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际新闻排行榜
    不洁鸡肉卷致女孩瘫痪“肯德基”被罚800万澳元
    罕见传奇巨钻34.98克拉成交价或达400万美元
    日本东京都政府开设募捐账号 呼吁民众买钓鱼岛
    朝鲜庆建军节称拥有强大武器可击溃美国(图)
    美国向第三国移交中国“东突”嫌犯 中方严正交涉
    利比亚叛逃前总理死于维也纳 尸体漂浮河上
    朝鲜称将对韩国采取特别行动 级别超延坪岛事件
    毒贩诺坎在老挝落网
    美菲军演在南海巴拉望沿岸上演“夺岛”秀
    日本3招扩亚洲影响力 借力东盟拉拢印度向美示好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总工会召开九届五次全委会 呼尔查当选总...
    呼和浩特市8个城中村2012年要完成全部动迁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方案
    内蒙古3所高校更名升格 8所高校或试行按学分收费
    内蒙古多措并举加强信访工作化解社会矛盾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4月28日正式开业
    内蒙古举报供用电违规违法行为可获100~2000元...
    巴特尔会见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
    国家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组来内蒙古考核
    内蒙古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职工文艺晚会举行
    新闻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内蒙古新闻网教师节专题
    【专题】月圆人团圆 喜迎中秋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题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